打招呼後就是和顧客互動,許多人在和顧客互動中容易出現和顧客完全不熟,只是一頭熱說明和介紹商品,連顧客住那?為什麼來這?平常都買那一家的都不知道。再不然就是照銷售手冊中的去了解顧客需求,但聽起來就是覺得怪怪的。
第二篇-和顧客完全不熟
- 請去了解顧客這個人
每個顧客都是陌生人,如何讓顧客覺得你是自己人,就要從建立親和感開始。
怎麼知道親和感建立了?對話以工作、家庭、興趣三大方向互動,了解顧客工作的地方?職務?內容?家住那裏?有什麼人?在家吃的機率高不高?平常都吃什麼?喜歡做蛋糕或煮飯嗎?喜歡旅行嗎?自助?還是跟團?平常都做什麼誤樂?喜歡看電影嗎?都看什麼電影?
收集顧客所有資訊,以判斷客人合適商品種類與原因,收集的資料更可以結合銷售運用。比如說知道顧客是不是在附近上班,如果是附近上班族,表示他出現的時間大都是午休時間或是六點下班時間,而他的同事也會是你未來的客人,就可以邀請他找同事一起來逛。每一次的接待都是為了下一次的發生,這都要在接待時收集足夠的資料才能有話題和顧客互動。基本上連顧客家裏有幾個小孩?(毛小孩也算)平常的消費習慣是什麼?在接待過程中都要了解,並運用在銷售面。
但是…….
- 了解需求-不是叫你質問犯人
有學員覺得這很重要就列出要問客人的十大問題,來了解客人。
店員:在附近上班嗎?
顧客:沒有,剛好經過進來看看。
店員:那在那裏上班?
顧客:台北巿
店員:那你做那一行的?
顧客:就一般服務業。
店員:你住那?家裏有幾個人?
顧客:你們家這個商品要怎麼用?(顧客開始轉移話題)
店員:這個很簡單,妳結婚了沒?(不死心)
顧客:今年還沒,我下次再來看好了
留下不知道做錯什麼事的店員>_<
老師妳不是說要去了解顧客需求嗎?我這樣問不對嗎?
親愛的”了解需求”不是質問犯人?
可以從三大方向下手
- 一是觀察-觀察顧客的穿著打扮
- 二是語調-判斷顧客語調快或慢
- 三是肢體-顧客肢體距離與變化
觀察顧客絶對不是把顧客從頭到尾看過一遍,而是很自然的去觀看顧客的穿著,以黃金視覺-點、線、面三要素點來判斷顧客是上班族或是媽媽族?
再來就是語調,由顧客回答語調的快慢來判斷生活背景,如果語調快的通常都是一線人員,語調慢的表示和外界接觸的頻率不多,如家庭主婦和主管人員,而主管大都比較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,主婦拒絶的能力較弱。
最後就是無聲的語言-肢體訊息,如果顧客走進來是輕手輕腳,這類的客人比較害羞。如果顧客走進來是大步大步(排除你在後面追他的因素)表示顧客習慣別人以他為主,不怕你注意他。如果顧客小步走但肩向內縮表示,顧客較沒有自信。不確定進來的店家在做什麼?這也是最常看見的顧客。
當顧客喜歡與否?肢體的反應最快,注意顧客的腳尖,如果往你的方向表示願意聽你說,如果身體面向你而腳尖已經往外,表示對方已經不相信你說的想走了。
正確的做法不是只有問,觀察、語調、肢體三方運用,才是正確的了解需求。
舉例來說:
一位顧客剛走進店內,說出您好,"歡迎光臨"小歇,有買過小歇衣服嗎?
顧客:"有"買很久了。
(判斷顧客年齡?穿著是否適合此年齡?是上班族或是學生?)
店員:買很久了,所以今天是休假來逛街?
(不是學生的話再判斷從事那一行,學生可判斷那個學校)
顧客:對啊,和朋友約。
(此時開始往內走,手開始交叉,表示開始防禦店員)
店員:好羨慕你們出來逛街,買東西,吃東西,你們會去看電影嗎?
(聊天讓對方不要有壓力)
顧客:有啊,等一下我們要去看神力女超人。
店員:神力女超人,好多人都說很好看吔。
顧客:是喔,我也是聽很多人說好看才去看。
(判斷顧客會以大家說,別人說,第三觀點來決定購買與否)
顧客行為-開始拿商品,不再雙手交叉。
當顧客肢體認同時,再以肢體距離引導到商品端-由遠至近
店員:上次有客人來問我們像你們這個年紀的女生喜歡”這”件衣服嗎?她想買給她女兒。(先把衣服放在自己身上比)
顧客:我是覺得還好,別人我不知道,我看起太花了
(表示客人習慣買素雅一點的衣服)
店員:是這邊嗎?
(試著把衣服比在顧客前面,並指出來顧客覺得花的地方)
顧客:對啊,看起來很花,尤其我手又胖胖的,肚子也遮不住。
(顧客提出在意的點與需求了)
店員:很多客人也是和你一樣,也都穿深色衣服遮手和肚子。
顧客:對啊,太亮的都不行。
店員:試這件,這件我覺得可以遮,尤其你的肩較長些,如果腰合身會很緊,這件讓你好活動,看起來又顯瘦。
(鼓勵顧客試穿並說明穿著效果)
店員:你看這件衣服穿起來感覺和剛剛看不一樣,對不對。平常衣服都自己洗?還是媽媽洗?(詢問家庭關係)
顧客:我都自己洗。
店員:自己洗?住外面嗎?
顧客:對啊,自己租外面。
店員:現在租房子都不便宜吔。
顧客:對啊,所以要省吃撿用。顧客動作-看到價格把衣服放回去。
(判斷顧客有一定的預算買衣服,同時注意顧客的眼神是否有停留在衣服上)
店員:我也是,所以我每個月一定會買一件衣服讓自己高興,賺錢就是為了花錢。(把衣服拿出來比在自己身上,再試著比在客人身上)你看,這件新衣服穿起來,身型變的好美,尤其是這個角度,把你在乎的問題都解決了。
(說明商品與顧客的關係連結)
顧客:是不錯,但我買衣服的預算只有一千元。
店員:我知道,住外面開銷很大,這件衣服打折下來剛好在妳的預算內還有找,而且住外面洗衣服比較麻煩,這件衣服不但好洗,很快乾。
(衣服再放回顧客手上,讓顧客多感受衣服的特色)
我幫你找一件新的,要刷卡還是付現,妳先看看,我再幫妳檢查看衣服有沒有問題。
如果沒有新的庫存可以說:妳先結帳,我幫你燙一下整理整理,等下看完電影再過來拿。
(要求結帳同時強調服務特色)
過程中,你是不是知道此顧客,上班族,喜歡和朋友逛街看電影,自己一個人租房子住外面,自己洗衣服。
如果還要知道更多,也不難,運用教顧客洗衣服時問:平常家裏都是媽媽洗衣服?如果對方回的慢慢的就表示,媽媽可能很早就離家了,不要再深問。注意顧客談家裏是,會提到的人有誰?運用片段的訊息,自行組合再拆解,就會得到賣家要的任何資訊。
重點還是
- 一是觀察-觀察顧客的穿著打扮
- 二是語調-判斷顧客語調快或慢
- 三是肢體-顧客肢體距離與變化
不要再質問顧客了,客人不是犯人>_<
此時學員又會默默的舉手,老師我甚至知道她家樓下野貓生了三隻,每一隻都是不同爸爸,但顧客還是不買單是為什麼?
客人買你商品的為什麼?而不是買這商品是什麼?
很多人在介紹商品時常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。
怎麼可能?我當然知道自己在說什麼,學員總是會這麼回答我。
真~的~嗎?
下回來拆解~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