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溝通的目的是要對方照做,就不是溝通。
想要對方照你的意思做,只有銷售溝通能做到。
-天使美學銷售
銷售溝通的目的是為了成交,引導顧客自己決要做什麼。
事實上卻是銷售員事先決定的結果,看似有選擇其實沒有。
銷售員會運用銷售溝通回應顧客的關鍵字,從關鍵字連結需求,讓顧客在最自然的情況下買單。
常見的情況是
顧客原本對商品沒有興趣,不小心和銷售員對話後就決定買商品,對話中沒有太多商品介紹,顧客還是買單,這就是銷售溝通。
銷售溝通和一般溝通不同的是,銷售員的目的就是要顧客買單,對話中會看似把決定權交給顧客,事實上流程都在銷售員掌控中。
這和華人的溝通認知很像,父母找小孩溝通目的就是要小孩聽話照做,可惜常用錯方法,造成小孩更遠離。
銷售溝通用在哪?
想像一下,主管忽然把你叫過來,說出其他部的的需求,並詢問你的意見。但你很清楚主管的目的是在交代,沒有真的想聽你的意見,而你又不想接,你要怎麼回應?
A直接拒絶?(主管根本不聽,還是要接)
B說明現況?(主管表明了解,還是要做)
C轉交別人?(主管要求一定是要你接手)
看起來好像沒解?其實有的。
銷售溝通三要點
- 確認目的
銷售員如果一開就表明想要顧客買的目的,一定會馬上出局。
溝通也是,如果一開始直接拒絶,可能會被主管列入黑名單。
所以你的目的如果是拒絶,不要一開始就表明,請分三階段。
1-1了解訊息—1-2回應訊息—1-3引導訊息
從訊息中找出關鍵字連結,注意聽出關鍵字重覆出現時,一定要連結你的需求,再從需求置入你的意願。
例如
主管說其他部門因為人力問題,提出要你們部門協助,目前手上的工作量似乎還好,是不是暫時找一二個人力,支援其他部門?
1-1了解訊息—收集拒絶資訊
你:需要支援的部門主要是支援哪一個部份?
主管:他們沒說清楚,只說人力不夠,先借人給他們用,等需要用再叫回來。
(主管不是做人情,就是會議上吵輸了)
1-2回應訊息—找出重點關鍵
你:在現有人力與工作內容,如果真要支援會產生二個問題。(盤點說明並提出利害關鍵點,一個對外的,一個是對內,主管會先回應重要的,再從主管回應的關鍵連結你的需求。)
1-3引導訊息—引導關鍵重點
例如主管在乎的是KIP,提具體需求時,可以這麼說:
「如果要支援其他部門,原定上巿的時間就會延後,上巿時間延後,會影響到整體部門的KPI,明年提預算就會受限。如果其他部門需求明確,可以提出工作內容與所需時間,我們可以協助分給部門人員完成,但如果需求不明確,只是要人力,就算想幫也不知道怎麼幫忙,畢竟每個人身上都有KIP要進行。」
在對話過程除了這三階段,還要做到「引導認知」與「重覆確認」。
- 引導認知
要達成目的,恐嚇和壓力是最有效的,效果也最短暫。
引導對方的認知與你一致,就是預防問題發生。
試想如果對方提出一個問題,觀點沒有變,就算你回答了,對方還是會不買單。
在銷售上常見的是,客人覺得價格太高,如果只是說明一分錢一分貨客人還是會認為超出預算,此時要做的是引導認知。為什麼客人需要買這個商品,同樣的商品也有便宜的為什麼想買這款?
如果你只在商品介紹強調商品優勢,只會把客人愈推愈遠,引導客人認知商品的核心價值,而這價值是與客人相關才有效。
在銷售溝通時也是,要讓對方認同部門的核心價值,當主管的核心價值與你一致時,奇怪的要求就要減少很多很多。
引導認知常用的方式有「模仿、頻率、互動」
每個人的特質都不同,縮短溝通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對方認為你懂他。
銷售溝通時會把「模仿、頻率、互動」這三要置入對話中,再由對方的關鍵重點帶入核心價值,只要有共識,行動就不是問題。
當然這需要一點技巧和練習。
- 重覆確認
溝通常見不是才剛說好,怎麼又變掛了?
在銷售時,客人常會因為買太多後悔,為了預防客人退貨「重覆確認」是必要的。
要注意不是一直問對方的意願,而是在確認結果後假設問題。
假設可能遇到的人、事、物
誰說了什麼?為什麼?怎麼回應?
用舉例的方式或是經驗回應,絶對不能是教條式的說明。
一定要有畫面,就算對方忘記怎麼回應,只要想到畫面就會自行延伸。
最後的問題
不是不溝通是時代不同,不同世代溝通問題也不同
新生代—不知道第一句話說什麼?
中生代—不知道怎麼說對方才懂?
舊生代—不知道對方為什麼不懂?
在網路的時代,對新生代來說溝通最困難的,不是理論,而是第一句話要說什麼?對方會回什麼?又要如何接下去?為什麼對方會這樣回?
溝通是要說話練習的
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學到溝通理論,還是不會溝通。
華人溝通就是銷售溝通
留言列表